成孔方便,可以根据地形调整顶面标高,不受地下水影响,在冬季气候条件下照常施工,施工快,标高调整灵活,对自然环境破坏很小,不存在填挖方工程,对原有植被破坏小,不需要场平。适用于沙漠、草原、滩涂、隔壁、冻土等。但用钢材较大,且不适用于强腐蚀性地基及岩石基础。
独立基础:
抗水荷载能力,抗洪抗风。所需钢筋混凝土量大,人工多,土方开挖及回填量大,施工周期长,对环境破坏力大。光伏项目中已很少使用。
此类基础形式多应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适用于场地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低地区,对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的平单轴跟踪光伏支架中。
基础方案2:采用两个基础,一个是钢立柱基础,主要提供柔性支架竖向力的反力;另需配备斜撑柱基础,承担钢绞线产生的拉力,且钢绞线对斜撑柱基础产生向下压力及向右的推力。斜撑柱基础底面积相对基础方案1 略小。
根据光伏组件的排布方式,柔性支架方案可分为横排和竖排两种;根据跨长可采用单跨和多跨的方案,但因场地条件限制,单跨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要采用二跨、三跨,甚至更多,中间支座可采用摇摆柱方式有效控制钢绞线的挠度。
支架与端柱及中间柱的连接均要求采用铰接固定方式,以减小应力集中;同时钢绞线张拉安装方便,便于缩短工期、节省造价。
在山地光伏组件支架设计选型和安装上,山区通常采用固定式。光伏方阵采用固定式布置时,佳倾角应结合当地的多年月平均辐照度、直射分量辐照度、散射分量辐照度、风速、雨水、积雪等气候条件和技术经济比对进行设计。
组件支架结构设计时的载荷,主要有组件等构件自重和风压载荷、积雪载荷等。在计算支架结构时,荷载中大的为风荷载,风荷载对光伏支架的影响起控制性作用,如在我国宁夏地区电池阵列损坏多数发生在强风中。 因此在光伏支架的荷载计算中将风荷载准值系数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