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现阶段光伏电站以集中式为主导,从长期看分布式的占比将会有所回升,终形成集中式和分布式电站两者并重的格局。数据显示,2019年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约占光伏应用市场的六成;分布式电站约占四成。随着特高压外送项目、大型平价基地项目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大型地面电站的装机量占比将进一步上升,集中式光伏电站占比仍会有所上升。
近年来光伏组件呈现高功率化的变动趋势。未来,受益于各种类型电池组件功率的提升,异质结、N-PERT/TOPCon高功率电池片的不断普及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光伏组件功率将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国内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平均功率分别为313W、331W及358W。预测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平均功率为420W。
斜屋面固定式
考虑到斜屋面承载能力一般较差,在斜屋面上组件大都直接平铺安装,组件方位角及倾角一般与屋面一致。根据斜屋面的不同,可分为瓦片屋顶安装系统与轻钢屋顶安装系统。
1)瓦片屋顶安装系统
瓦片屋顶安装系统主要由挂钩、导轨、压块以及螺栓等连接件组成。
2)轻钢屋顶安装系统
轻钢屋顶,也叫彩钢瓦屋顶,主要用于工业厂房、仓库等。根据彩钢瓦形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角弛型轻钢屋顶、直立锁边型钢屋顶以及梯型轻钢屋顶。
角弛型轻钢屋顶和直立锁边型轻钢屋顶主要通过夹具作为连接件,将导轨固定在屋面上,而梯型轻钢屋顶需要采用自攻螺栓将连接件固定在屋面。
不管哪一种屋面形式,在选择连接件时一定要进行实地测量“角弛”“直立边”“梯形”尺寸,确保连接件和屋面匹配,而在梯型轻钢屋顶支架安装时还要做好防水措施,避免螺栓钻孔处发生漏水。
支架阵列需考虑侧向稳定性,在支架的侧面与背面加斜向上拉筋,会减少支架阵列振动,增加支架的稳定性。若在支架阵列的防风面加一些防风构造措施,如挡风墙等,将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光伏阵列的风载荷系数,从而减小风荷载对组件支架的影响。
山区光伏电站建设因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其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基础工程建设上。
1设计特点
(1)地质灾害预防设计: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易发生山洪、滑坡、土体坍塌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在进行光伏电站设计时应作出严格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做好边坡支护和疏水设施。
(2)结构稳定性设计:基础抗拔满足要求,保证基础周遭土体稳定性。
2施工特点
(1)不同地质,不同的施工方法。为节约成本和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螺旋钢桩。岩石地层或其他不适合旋桩的地层采用对应的施工方法。一般可选择锚杆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和潜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地表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设备。地势平坦的可开进大型机械设备的,尽量机械施工。坡度较大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可选择小型化设备。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生产安全,人员安全,防雷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