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含大容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可参照高压环网的保护原理,在分布式光伏发现他上游到变电站出口加装方向性元件,并对保护整定值进行重新进行计算。当一段线路两端的功率注入方向为一正一负时,则可以判定为本区域内故障;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下游线路,可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当作助增电源,并在每段线路重新进行整定,保留原有的三段式电流保护。
潮流计算。对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分析配电网节点电压及功率分布情况,根据配电网络运行状态下的拓扑结构、变电站母线电压(即馈线出电压)、负荷类设备的运行功率等数据,计算整个配电网络的节点电压,以及支路电流、功率分布。
当实时数据采集较全时,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可进行潮流计算;对于自动化尚未覆盖或未完全覆盖区域,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负荷管理系统的准实时数据,结合状态估计等方法,进行潮流估算。
单柱光伏支架焊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含碳量。碳是造成单柱光伏支架晶间腐蚀的主要元素,应选用含碳量小于0.03%的焊材。
2、添加稳定剂。在单柱光伏支架和焊条或焊丝中加入钛、铌等元素,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3、进行固溶处理。在焊后把焊接接头加热到1050~1100℃,然后迅速冷却,稳定奥氏体组织。另外,也可以进行850~900℃保温2h的稳定化热处理。
4、采取双相组织。在焊缝中加入铬、硅、铝、钼等,使焊缝造成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一般控制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为5%~10%。
5、减少焊接热输入。在焊接工艺上,采用小的焊接电流、大的焊接速度和短弧多道焊,待一层焊完冷却后再焊下一层,甚至可用烧冷水等措施来加速焊缝的冷却。另外还必须要注意焊接顺序,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后焊接,尽量不使它受重复热循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