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计算出的光伏组件数量和尺寸大小以及方阵倾角,光伏组件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内容,进行光伏支架的选择和设计。光伏支架的设计要尽量结构简单、受力合理、牢固可靠、结实耐用,造价经济且便于施工,充分考虑承重、抗风、抗震、抗腐蚀等因素。光伏支架设计还应考虑尽量减少焊接,优先采用铰接或螺丝固定组合连接,方便安装调节和移装拆除。无论哪种安装结构,都要确保支架的支撑牢固及对光伏组件的良好固定,目标是能够使光伏方阵在光伏发电系统20多年的寿命周期内稳固工作,能抵受住各种恶劣气象条件的侵袭。
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投资收益率不低。一般单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容量在几千瓦到几百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容量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也就是说,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比大型光伏电站低。分布式光伏发电基本不占用土地资源,能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可就近发电、供电,不用或少用输电线路,降低了输电成本。光伏组件还可以直接代替传统的墙面和屋顶建筑材料。污染小,环境友好,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接入配电网中是发电用电并存,且在电网供电处于高峰期发电,可以有效得起到平峰的作用,削减城市昂贵的高峰供电负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地区的用电紧张状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拥有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有效接口,运行灵活,适当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局部离网供电运行。
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其能源利用率高,建设方式灵活,将成为我国光伏应用的主要方向。目前应用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设在各种建筑物屋顶和农业设施屋顶及家庭住宅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对这些项目应用的要求是必须接入公共电网,或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所发电力一般直接馈入低压配电网或35kV及以下中高压电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