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行调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时,接收调控中心下达的功率因数和电压令,调整各个无功补偿设备或光伏发电逆变器的无功出力,使公共连接点处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满足调度要求。
2)计量计费。对通过380V接入系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发电容量小,其出力将被建设光伏发电设备的用户内部负荷或分布式光伏附近的负荷就消纳,因此其对大电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并网接口装置安装在3号变电站及4号变电站出线开关处,计量分布式光上网电量,考虑可能有电能余量上送的可能,因此需要采用电能双向计量方式,可计算上网电量并可通过不同电价标准进行计费。
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检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给传统配电网检修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对配电网的检修工作范围、安全措施、作业流程以及相关责任人职责等进行补充完善;
(2)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调试和检测工作的规范化;
(3)停电检修的负荷转移方案需兼顾用户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在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中,检修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复杂网络中未知的电源点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以及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计划停电前负荷转移方案的制定等。
(1)电网条件。
光伏发电系统停止运行时,并网点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在10min内测得的方均根值应满足GB/T 14549的规定;
2)电网频率10s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5945的规定;
3)电网电压10min方均根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2325的规定;
4)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应满足GB/T 15543的规定。
(2)三相不平衡度检測。
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检测步骤如下:
a)在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处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
b)运行光伏发电系统,从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功率开始,以10%的光伏发电站所配逆变器总额定功率为一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连续测量10min,从区间开始按每3s时段计算方均根值,共计算200个3s时段方均根植;
c)分别记录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测重量值的95%概率大值以及所有测量值中的值;
d)重复测量1次。
注:一个区间的终点取测量日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