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网条件。
光伏发电系统停止运行时,并网点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在10min内测得的方均根值应满足GB/T 14549的规定;
2)电网频率10s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5945的规定;
3)电网电压10min方均根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2325的规定;
4)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应满足GB/T 15543的规定。
(2)三相不平衡度检測。
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检测步骤如下:
a)在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处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
b)运行光伏发电系统,从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功率开始,以10%的光伏发电站所配逆变器总额定功率为一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连续测量10min,从区间开始按每3s时段计算方均根值,共计算200个3s时段方均根植;
c)分别记录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测重量值的95%概率大值以及所有测量值中的值;
d)重复测量1次。
注:一个区间的终点取测量日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功率。
1)操作前,调度员要充分考虑到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其他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影响,并提前通知各有关单位。
2)对系统有影响的操作或对受令单位运行方式有影响的操作,应作事故预想。
3)调度操作命令票,由副值调度员填写,正值调度员审核。填写和审核操作命令票,应对照GIS系统或地理接线图,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4)线路检修需要站端做安全措施时,,由调度员负责,操作人员按调度命令装拆。
5)配电网开关、线路检修需要停电时,必须办理线路工作票。
6)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时,需遵循停电时光伏发电系统先断开,恢复供电时光伏发电系统后并网的顺序。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中不同光伏的特性差别较大,要预测出电网中电压闪变的大小,需要的电源模型、控制器模型、负荷模型和电网模型。另一方面,闪变涉及的频率范围为0.05-35Hz,所以的分析必须采用电磁暂态模型。多数的分布式光伏是采用 “直流十逆变器”的方式援人系统,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已经超过了20kHz,如果要模拟逆变器的动态过程,其步长将小于1us,而闪变短期参数Pst(short time parameter)的测量时间为10min。所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上述的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多数的闪变研究采用实测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因。闪变的目的在于揭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闪变问题,找出系统中Pst的母线,检验闪变抑制方法的效果,所以可以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进行建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