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率特性测试标准
GB/T29319《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中对光伏系统无功容量和电压调节做了详细规定:
(1)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因数应在超前0.95~滞后0.95范围内连续可调。
(2)光伏发电系统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其调节方式和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设定。
2.功率特性测试仪器
本测试采用的设备主要是功率分析仪,用来測量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功率因数。
A·分布式光伏发电全不控并网调度。这种不可调度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逆变器工作在大功率跟踪模式(MPPT模式),以实现光伏大化利用。
由于分布式光伏并网处功率会随外部环境变化而波动,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较大时会对电网波动产生一定影响。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较小时,根据区域内年负荷曲线情况,在年负荷需求大于分布式光伏大发电量时,可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全不控并网,仅在并网点开关设置相应远程遥控装置,可接收、执行调度端远程控制解、并列及启、停指令。
B·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全控并网调度。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在接入电网后会会产生一定影响,此时可以以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基础上增设储能装置,组建光储微电网。利用储能系统的允愈电特性,既可以平抑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又可以参与经济调度,利用峰之谷电价机制,实现消峰填铬,缓解电网压力。微电网接入形式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不受控转变为可控,通过储能逆变器采集输出电压、电流及频率等信息,控制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功率。
(1)对于分布式光伏并网不上网情况,配电网潮流流向不受影响,这种情况可不考虑对潮流管理进行调整。
(2)对于分布式光伏并网上网情况,配电网结构发生变化,由单电源结构改变为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结构,此时,系统潮流因分布式光伏的随机特性及负荷分布情况的变化而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此种情况,在建设时,需考虑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随机模型,在规划设计时留出裕度及备用容量;在运行时,需对配电网潮流进行监视,相关调度部门根据上传的光伏功率预测信息判断系统潮流情况,下达光伏发电指令。
(3)对于有条件的区域,通过增添储能装置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构建光储微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高峰时的剩余电量进行存储,在光伏发电低谷时储能装置放电进行补充,以实现潮流流向稳定,解决潮流无序变化问题,并可实现削峰填谷、减小功率波动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