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停电检修前,计划人员需事先给出负荷转移方案,具体转移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若失电区域不包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且存在联络开关与其他馈线相墟,此时,负荷转移方案应在满足配电网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以及配电网辐射运行约束的前提下,通过较少的开关操作转移较多的负荷。
(2)若失电区域包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且存在联络开关与其他馈线相连,则应首先考虑化利用光伏系统进行发电。
在转移负荷的过程中,如果为了保证分布式光伏上网发电而造成线路潮流越限或节点电压越,应优先考虑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此时可以根据需要切除相应的负荷和分布式光伏。
1)发电功率预測。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并网接口装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预测功能,可预測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超短期、短期、中长期发电情况。
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或光伏局域网络与安装在光伏当地的综合通信管理终端通信,采集光伏实时和历史信息,并实现文件信息(数值天气预报、发电功率预测结果)的上传下达。
光伏侧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向上级调度发电功率预测系统上报次日96点单个伏和区域发电功率预测数据,15min提供一次未来4h单个光伏和区域发电功率预测数据,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同时上报光伏系统预计开机容量。
调控中心根据相应的预测结果,制定发电计划,并通过超短时预测对计划进行修正,光伏运行与管理系统壤收调度的发电计划指令,并调整各个光伏发电逆变器的有功出力情况,使公共连接点处的功率满足调度计划。同时接收调中心下达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指令,调整各个无功补偿设备或光伏发电逆变器无功出力,使公共连接点处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满足调度要求。
2)计量计费。并网接口装置安装在分布式光伏升压后汇流开关处,计量光伏上网电量,仅需进行单向计量即可,其计量功能可计算上网电量并可通过不同电价标准或电价要求进行计费。
3)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由于光伏出力变化时所产生的谐波电流有所不同,并网接口装置具有谐波检测功能,可通过实测确定谐波治理装置的配置。
潮流计算。对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分析配电网节点电压及功率分布情况,根据配电网络运行状态下的拓扑结构、变电站母线电压(即馈线出电压)、负荷类设备的运行功率等数据,计算整个配电网络的节点电压,以及支路电流、功率分布。
当实时数据采集较全时,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可进行潮流计算;对于自动化尚未覆盖或未完全覆盖区域,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负荷管理系统的准实时数据,结合状态估计等方法,进行潮流估算。电压及无功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对配电网的功分布进行全局优化,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控制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以保证供电电压合格、线损;也可以采用现场自动装置,以某控制点(通是补偿设备接入点)的电压及功率因数为控制参数,就地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